东营刘集支部旧址景区附近的旅游景区
东营刘集支部旧址附近好吃的小吃,济南附近一日游必玩景点刘集支部旧址,东营刘集支部旧址景区附近景点介绍,东营刘集支部旧址旅游景区附近酒店,临沂周边2日游最佳去处刘集支部旧址,东营刘集支部旧址旅游景点旅游路线。
一、东营刘集支部旧址旅游景区介绍
(一)刘集支部旧址简介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位于大王镇刘集村,是1925年春中共刘集支部的诞生地。刘集支部是山东省农村最早的4个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旧址是广饶县党组织的发祥地。在山东省农村党建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刘集支部旧址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免费。
营业时间:8:00--11:00,14:00--17:00
(三)刘集支部旧址历史
刘集党支部建立于1925年春,刘良才任党支部书记。1927年8月,在刘集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广饶特支,由刘良才任书记,同时兼任刘集党支部的书记。这一时期,刘集党支部广泛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农民群众开展了“觅汉增资”、“短工增资”活动和“吃坡”、“砸木行”斗争。在抗日战争中,刘集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刘集村被誉为四边地区的“小莫斯科”。在解放战争中,刘集党支部党员带头参军、参战,带领农民群众踊跃支前,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25年,在济南工作的中共党员刘子久、刘雨辉(女)、延伯真带着早期共产主义者陈望道1920年8月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回到家乡刘集村,并将其交给了刘集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同志保存。由此在这本“大胡子”的书的启蒙下,星星之火得以点燃。它是我国《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
1976年公布中共刘集支部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公布为省国防教育基地先进单位。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所在的大王镇是全国小城镇示范镇。这里的小城镇建设观光游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来客。
(四)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
2005年6月30日讯在建党八十四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落成了。
中共刘集支部纪念馆建设工程总投资230万元,占地1300平方米,自开工,到目前整个工程建设和布展工作已全部完成,即将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对正房及院落进行了装修加固,恢复原貌;建设了纪念馆,布设了中共刘集支部简史陈列展;并配套修筑了烈士群像浮雕、长廊壁画和革命人物雕像。改造后的刘集支部旧址,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加强,设施更加配套,功能更加完善。
(五)刘集支部旧址藏品
刘集支部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使用和保存了我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这本《共产党宣言》是由陈望道先生首译、1920年8月出版的,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由农村党组织传播、使用和保存的珍贵文献,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二、东营刘集支部旧址附近景点介绍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为广饶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大王镇位于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南部,全镇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97个行政村,27个居民小区,境内常住人口16万人。
大王镇是革命老区,这里建立了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的一批农村党支部,保存并传播了全国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诞生了邓天一、李耘生、李玉堂、丁莱夫、张太恒等诸多仁人志士,出现了清河大地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第一届广饶县委就诞生在大王刘集。
刘集村党支部建立于1925年春,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刘良才任党支部书记,刘英才、刘洪才为委员,隶属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
1927年8月,在刘集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广饶特支,刘良才任书记,兼任刘集党支部书记。1928年12月,中共广饶县委在广饶特支的基础上成立,刘良才任委员,次年任县委书记。
刘集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广泛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农民群众开展了“觅汉增资”、“短工增资”活动和“吃坡”、“砸木行”斗争。在抗日战争中,刘集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刘集村被誉为四边地区的“小莫斯科”。
在解放战争中,刘集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踊跃支前,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当时仅有百多户人家的刘集村就有27名烈士,参军参干人员达192人。
2005年7月1日,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在大王镇落成开馆,这是全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纪念馆。纪念馆占地1300平方米,设支部旧址复原陈列展、简史陈列展、大型室外环比浮雕重点事迹展。
旧址内按当时生活环境条件进行了复原,在-的年代,为掩护地下革命工作者而特制的掩饰门、地道等设施再现了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及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简史陈列展馆系仿古建筑,顶部为仿古飞檐,外设走廊。展厅内分图画文字展、文物展两部分,形象介绍了刘子久、刘良才等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及刘集支部的革命启蒙作用;大型室外环比浮雕重点事迹展,形象刻画了刘集党支部领导的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场景。
刘集党支部旧址纪念馆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的作用,成为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目前,该馆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
此外,为纪念我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在刘集村传播、使用和保存的艰辛历程,讴歌早期革命党人的丰功伟绩,2011年,大王镇投资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于2012年1月份试营业。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1500批20万余人次。
15年11月份该馆成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大王镇旅游资源丰富,建有3万亩的织女河生态林场,建设了库容600万立方的将军湖、饮马湖,织女河与阳河相连、风水故道河与两湖相接、备战河与淄河相通。
依托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张太恒上将纪念馆、中共延集支部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景点,大王镇建立了占地40000亩的国家AAAA级红色刘集旅游景区。景区还建有拓展中心、采摘区、垂钓区、水上游乐区等特色项目,是一处集教育、休闲、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还可体验当地休闲观光绿色风情。
大王镇大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简介
垦利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前身垦区是当时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清河区(后改为渤海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其政治中心“八大组”就设在现在的永安镇政府所在地。
这里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和荆棘丛林成为当时垦区人民抗日杀敌的大战场,永安镇是当时渤海军区兵工厂、印钞厂、被服厂、《渤海日报》、子弟学校、抗日剧团所在地,是革命前辈马耀南、杨国夫、-战斗过的地方,是小说《海啸》的主要发生地,被美誉为清河区的“小延安”。为铭记历史,教育后人,发展红色旅游,垦利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永安镇(原八大组所在地)建设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2460㎡,原军委副主席-同志题写了馆名。纪念馆共设九个展厅,报告厅中展出了部分在垦区战斗过的老领导、老战士及各级领导的题词,其他展厅分别是垦区革命史和民俗展。
☆东营历史博物馆
东营历史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3年,原为广饶县博物馆,馆址位于广饶县城月河路东侧、文化广场北部。
新馆于2002年1月开工建设,2003年10月建成,总建筑面积6812平方米,全框架结构,外观庄重大方,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陈列总面积3500平方米。
馆内设史前文化、馆藏精品文物、佛教造像、历史名人、古字画、民俗、地方革命史、吕剧起源于发展、现代地方成就展等九个专题,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320余件,有傅家遗址出土的史前我国最早的开颅术例证,有自龙山文化下迄明清时期各类文物精品、石造像、碑刻等,有我国最早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馆藏丰富,文物珍贵,倍受美史关注,是目前鲁北最大的区域性博物馆。
☆傅家遗址
傅家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营傅家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南1.5公里处,傅家村就坐落于遗址的中部。
从遗址向东约200米是东辛公路,潍高公路从遗址中部东西穿过。遗址中部高,四周低,俗称“傅家顶盖子”或称“摩天岭”,是目前鲁北地区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该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75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7万平方米,中心部分18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层厚约1-3米,内涵丰富。
自1985年至199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县博物馆的配合下,曾先后2次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共揭露面积707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508座,灰坑214个,水井4眼,出土石器、骨器、角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400余件。
该遗址发现4眼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水井,底部发现有汲水用具红陶壶及部分石、骨器等。
水井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们的一项重大发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墓葬分布集中,叠压关系复杂,墓穴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单人葬,二次葬和迁葬较多见,其中双人叠葬为同类文化诸遗址中所仅见。
多数墓葬无葬具,少数有棺椁。人骨头向多朝东北,少数向西南。
墓内多数没有随葬品,即使有葬品,数量也不多,少的一二件,一般不超过4件,最多的8件,有的仅见1个箭头。随葬品绝大多数为陶器,主要器型有鼓腹或折腹罐形鼎、钵形豆、罐、钵、壶、碗、单把罐等。
制作比较粗糙,多为手制,由于烧制火候高,质地亦非常坚硬。器物组合以鼎、豆、罐或鼎、豆、罐、杯为主,其陈放位置一般在头部左右两侧或脚下,陶豆多数扣在陶鼎上面。
三、东营刘集支部旧址附近酒店介绍
东营宾馆
东营宾馆位于黄河入海口、中国胜利油田所在地——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东城市区中心地段,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繁华。
东营宾馆是东营市一家市属综合型酒店,占地210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拥有专家公寓楼、贵宾楼、温泉康乐中心等多个园林式功能性楼座,并设有大型停车场、购物超市、旅游社、酒店物业管理公司等综合服务设施,园林式庭院,水系、湖面、绿地、树木错落有致,环境优雅。
东营宾馆设有总统套房、豪华套房、商务单间、标准客房等各类客房;设有可提供鲁、粤、川、淮扬菜等多种风味的中餐、自助、宴会厅和西餐厅30多个,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就餐;设有拥有大小会议室20多个的东营会堂,可满足10-800人的商务洽谈、学术报告、培训讲座、大型会议、文艺汇演等专业会务服务。
专家公寓楼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以黄河入海、新生湿地为文化轴心,融汇简欧装修的装修风格,由客房主楼、餐饮中心和东营会堂三部分构成,集会议、住宿、就餐、商务、休闲综合性多功能于一体。
锦江之星品尚(东营垦利石化大厦店)
锦江之星(垦利石化大厦店)位于垦利县石化大厦北楼(黄河路与胜兴路交叉口),是当地较大的地标性建筑。酒店商圈内县政府、县医院、信誉楼、银座超市、汽车站分布,距黄河入海口车程只需半小时。全新升级创造贵宾级享受:【浪漫咖啡吧】、【温馨书吧】、【全楼层中央空调】、【唯美格调茶餐厅】、【“热带雨林”淋浴装置】、【百兆光纤WIFI全覆盖】、【加厚席梦思、双层床垫】、【标准房双大床设计】、【42寸液晶数字电视】、【全景观落地观景窗】。
东营河口宾馆
东营河口宾馆位于黄河入海口、渤海之滨——东营市河口区,集餐饮、住宿、娱乐、会议、商务、健身于一体的豪华星级宾馆。前往东营机场、火车站都很方便。
整个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集中体现了河口文化气息,是河口文化的缩影。客房布置典雅;电脑宽带无限上网、液晶电视等配备齐全;24小时管家服务,温馨到位。
水世界养生温泉取自地下2500多米,无色透明,为弱碱性碳酸氢钠型温泉,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美容之效。温泉区内有室内游泳馆、SPA水疗、室内外温泉谷、儿童滑滑梯、韩式汗蒸、亲亲鱼疗、死海漂浮浴、温泉汤屋等,让你尽情领略温泉沐浴文化。
餐饮设有40个宴会包厢,汇集全国各地名厨,以燕鲍翅肚、胶东海鲜、养生海参为特色菜系,提供鲁、粤、川、杭邦等各式菜系和名吃佳肴,可容纳3000余人同时用餐。同时可为各种会议和活动举办冷餐宴会和各种酒会。
这里还有咖啡厅、中餐厅、宴会厅、多功能报告厅、大中小型会议室等配套设施,为宾客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如家商旅酒店(东营西二路银座广场店)
酒店位于东营市西城区济南路西二路区域,周边商业繁华,美食娱乐配套齐全,智能客房、影音客房等多种房型供您选择,酒店毗邻银座广场、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华纳大厦和振华商厦,东邻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距北二路东营北高速口7公里,东营汽车总站3.5公里,东营火车南站12公里,东营胜利机场25公里。酒店呈现北欧风格的高效社交空间,这里有专线高速网络、静音中央空调、高端品质床品、自助洗衣房(配备全自动洗衣机、烘干机)、免费停车场、丰盛中西早餐、大堂现磨咖啡、精致商务洽谈区、更有每周的JoyHour和温暖笑容的小伙伴们,带给您好睡、好吃、好玩的全新品质体验。
四、东营刘集支部旧址附近美食特产推荐
双高葡萄
双高葡萄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双高村的特产。
在山东东营市黄河口一带,提起双高葡萄,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近几年,双高葡萄香飘万家,也鼓了双高人的口袋,葡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八成以上。由此,利津县双高村也由昔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成为全县第一个葡萄专业村。
近年来,凤凰城街道为扶持双高葡萄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了300亩葡萄专业园区,1000平方米的葡萄休闲观光采摘长廊,2000平方米的葡萄交易市场,建立了新型农民学校实训基地;并且注册成立了“双高葡萄”专业合作社,先后从大泽山、莒县等地引进早、中、晚熟系列品种近20个,合作社与利津利富得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产品包销合同,进行深加工,制作葡萄罐头。
姜太公鱼芹
姜太公鱼芹是中国菜系鲁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鱼芹洁白滑嫩,清鲜爽口,芹菜味浓。
相传周朝的姜子牙,在商纣王覆灭后被周武王封为齐国营丘(今山东广饶),因姜太公倡导发展鱼、桑,采取“便鱼盐之利”的兴国之策,鼓励煮盐经销,放手让百姓制盐,使齐国民富国盛。“姜太公钓鱼”之嗜好依旧,太公钓得鱼后乐于自烹,整条鱼吃腻了,便剔去骨头留鱼肉与蔬菜同炒,并以此菜筵客,宾客皆称太公烹之鱼肉鲜美,且操鱼勤奋,便有雅士做出绝句:“齐民富国盛,姜太公鱼勤”。
后人将“勤”改为“芹”,便成了今天用鱼肉加芹菜米拌匀同炒的“鱼芹”。当今高厨又根据21世纪的消费需求,将鱼肉双面剞花刀,加蛋清、鸡蓉和芹菜米拌匀,滑油炒之,使鱼肉鲜嫩异常,鱼香与芹菜香味相融,荤素相配,因此便有了“姜太公鱼芹”一菜的传说。
史口五香肴鸡
史口五香肴鸡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的特产。史口镇五香肴鸡的配料及制作工艺独特,色鲜形美,醇香可口,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史口五香肴鸡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从烟台传入的,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创新,逐渐形成了色鲜形美、醇香可口、具有独特风味的当地名吃。
史口五香肴鸡的制作工序非常复杂考究,精心挑选的优质肉鸡,经过杀、褪、扒、盘四道工序初加工后再进行煮、烧。煮鸡时,把事先称量好的豆寇、白芷、丁香、肉桂、八角、花椒放入锅内老汤之中,配以适量食盐和酱油,文火细烧,煮至鸡腿肉开花即可起锅。
烧鸡时,先在锅内抹上油,再放入适量红糖,离锅底一筷子高出,放上铁篦子,然后把煮好控干的鸡摆在铁篦子上,点火烧鸡。烤到鸡体发红即到了火候。
烤好的鸡出锅后,用小刷子蘸香油,薄薄地在鸡身涂一层。特别是鸡腿被折断的地方要涂到,谓之“封口”,不易变坏。
近年来,史口五香肴鸡销售量不断增加,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名吃。目前,全镇肴鸡生产户已发展到200多户。
五、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