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刘集支部旧址景区周边住宿团购
一、东营刘集支部旧址旅游景区介绍
(一)刘集支部旧址简介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位于大王镇刘集村,是1925年春中共刘集支部的诞生地。刘集支部是山东省农村最早的4个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旧址是广饶县党组织的发祥地。在山东省农村党建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刘集支部旧址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免费。
营业时间:8:00--11:00,14:00--17:00
(三)刘集支部旧址历史
刘集党支部建立于1925年春,刘良才任党支部书记。1927年8月,在刘集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广饶特支,由刘良才任书记,同时兼任刘集党支部的书记。这一时期,刘集党支部广泛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农民群众开展了“觅汉增资”、“短工增资”活动和“吃坡”、“砸木行”斗争。在抗日战争中,刘集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刘集村被誉为四边地区的“小莫斯科”。在解放战争中,刘集党支部党员带头参军、参战,带领农民群众踊跃支前,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25年,在济南工作的中共党员刘子久、刘雨辉(女)、延伯真带着早期共产主义者陈望道1920年8月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回到家乡刘集村,并将其交给了刘集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同志保存。由此在这本“大胡子”的书的启蒙下,星星之火得以点燃。它是我国《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
1976年公布中共刘集支部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公布为省国防教育基地先进单位。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所在的大王镇是全国小城镇示范镇。这里的小城镇建设观光游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来客。
(四)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
2005年6月30日讯在建党八十四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落成了。
中共刘集支部纪念馆建设工程总投资230万元,占地1300平方米,自开工,到目前整个工程建设和布展工作已全部完成,即将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对正房及院落进行了装修加固,恢复原貌;建设了纪念馆,布设了中共刘集支部简史陈列展;并配套修筑了烈士群像浮雕、长廊壁画和革命人物雕像。改造后的刘集支部旧址,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加强,设施更加配套,功能更加完善。
(五)刘集支部旧址藏品
刘集支部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使用和保存了我国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这本《共产党宣言》是由陈望道先生首译、1920年8月出版的,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由农村党组织传播、使用和保存的珍贵文献,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二、东营刘集支部旧址附近景点介绍
孙武祠
孙武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武祠位于山东省广饶县城西北,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
该祠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关帝庙大殿为主体,内含4个融古代与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的仿宋式四合院。
南宋大殿位于广饶县城西北隅,建于南宋建炎二年,为“关帝庙”。
原庙址南北长130余米,东西宽76米,有春秋阁、三义堂、戏楼及东西厢房等建筑,现仅存大殿一座,系关帝庙主体部分。这座大殿保持了宋代建筑特有的风格,系研究我国中古时期木构建筑的珍贵资料。
建国后此大殿维修过两次,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武祠系典型的古典式北方院落,城府套作森严整饬。
正门座北朝南,为庑殿式建筑,大门内为孙武祠的南院,院山门洞内有一壁刻,系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维衍撰写的《孙武故里考简记》,上称根据《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等诸多典籍的记载及专家学者的勘察考证,确定孙武故里即在齐国古乐安城,乃今日之广饶县,“兵法千载,荣光乡里”。
院落正中矗立着一尊汉白玉孙武雕像,高3米,身佩宝剑,手持兵书,昂首挺胸,睿目远眺。
两边厢房为卷棚式仿古建筑。南院与北院由一歇山式仿宋门庭相通。
☆仙河镇
仙河镇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隶属于东营市河口区,是典型的现代石油矿区城镇,因位于美丽的神仙沟畔而得名。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1984年始按规划分期建设投用。
该镇设计构思新颖独特,建筑活泼自然,充分利用了四面环水和处于槐林之中的有利条件,建设了镇东的森林公园,镇北的蓬莱公园和镇西的水上公园,将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仙河镇成为一个生活舒适、环境优雅的现代化滨海小城镇。该镇先后获建设部城市规划金质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文明住宅小区、全国文明住宅示范小区等称号。
☆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
牛庄镇是省级中心镇,位于东营中心城区南端,距离中心城15公里,共辖42个村,总面积116.9平方公里,人口4.4万人。先后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镇”、“省级文明镇”。
牛庄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我国优秀地方戏曲之一——吕剧起源于牛庄镇,吕剧主要创始人时殿元即出生在牛庄镇时家村。在吕剧文化的带动下,以解家草编、曹家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也有了长足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得到进一步繁荣,文化建设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创造了条件。
牛庄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70年前,英雄的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在这里开辟了以垦区为中心的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广北县抗日政府。在根据地旧址上建起的牛庄烈士祠,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较好。
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全镇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吕剧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动镇域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形成城镇景观区、观光农业区、生态农业区、历史文化旅游区、民俗旅游区等五大特色旅游区的旅游格局。
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新型产业。
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三网”绿化工程建设水平,三年来,共植树75万株,新增林地5000余亩,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大力扶持庄户剧团发展,培育吕剧后备人才,与省吕剧院联姻举办“吕韵乡情活动”,成为省吕剧院实践基地和省吕剧艺术之乡,吕剧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力带动了吕剧文化产业的发展。
依托地处城郊、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等优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着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努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层次。
☆铁门关遗址
铁门关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铁门关遗址位于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
遗址南北长42米,东西宽30米,面积1260平方米。铁门关是原大清河入海口处的一个重要关津,有“铁门锁浪”之称。
金朝为控海滨之险而建置,建有城墙、庙寺。明代设千户所。
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后,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铁门关被黄河泥沙淤废。
后人有诗叹曰:“丰国场边问旧营,前朝几度设屯兵。至今明月荒城畔,一夜有声。
汀罗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7公里,辖72个自然村,73个村民委员会。有9167户,总人口31711人,其中男15951人,女15760人,非农业人口1852人。全镇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有耕地5947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4333公顷。
三、东营刘集支部旧址附近酒店介绍
东营宾馆
东营宾馆位于黄河入海口、中国胜利油田所在地——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东城市区中心地段,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繁华。
东营宾馆是东营市一家市属综合型酒店,占地210亩,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拥有专家公寓楼、贵宾楼、温泉康乐中心等多个园林式功能性楼座,并设有大型停车场、购物超市、旅游社、酒店物业管理公司等综合服务设施,园林式庭院,水系、湖面、绿地、树木错落有致,环境优雅。
东营宾馆设有总统套房、豪华套房、商务单间、标准客房等各类客房;设有可提供鲁、粤、川、淮扬菜等多种风味的中餐、自助、宴会厅和西餐厅30多个,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就餐;设有拥有大小会议室20多个的东营会堂,可满足10-800人的商务洽谈、学术报告、培训讲座、大型会议、文艺汇演等专业会务服务。
专家公寓楼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以黄河入海、新生湿地为文化轴心,融汇简欧装修的装修风格,由客房主楼、餐饮中心和东营会堂三部分构成,集会议、住宿、就餐、商务、休闲综合性多功能于一体。
佳宜酒店(东营黄河路万达广场店)
佳宜酒店(东营黄河路万达广场店)是新装修开业的一家时尚经济型酒店,营业面积4000余平,每间客房平均面积约40㎡。均配备了高速互联网络;时尚家具、液晶电视电脑一体化的家庭布局,带给您现代化的生活气息。二楼有意浓咖啡,环境优雅、装修典雅,全方位的住宿与就餐环境是您莅临东营进行商务考察、观光旅游理想的下榻之选!
东营智汇商务酒店
东营智汇商务酒店位于东营南一路与东四路交汇处附近,周边有清风湖公园、众成商场、东营市人民医院等,地理位置优越,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东营智汇商务酒店设计融合了现代时尚与传统艺术的元素,装修别致、高贵典雅、格调清新,为宾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酒店配备温馨舒适的客房、齐全完善的设施,是宾客旅游、会议、商务、休闲的理想选择。
东营蓝海西城宾馆
东营蓝海西城宾馆位于东营市淄博路,地处东营西城中心城区,周边大型购物商场、游乐广场、服务机构齐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宾馆隶属于山东蓝海酒店集团,以“美食+美居”为经营特色,是集餐饮、住宿、会议于一体的旅游涉外酒店,设有京味坊、渔歌舫、四季火锅等风格迥异的特色餐厅,满足您的多元化用餐需求。
宾馆拥有各类舒适温馨、空间宽敞的客房,2018年部分房型重装起航,设计风格新颖,设备设施新潮,加上热情周到体贴的个性化服务,为您带来高品质的入住体验。
宾馆搭配营养早餐,分中、西、热、凉等50多个品种,丰盛的早餐给您带来愉悦的一天。
这里还另设会议室5个,多功能厅配有LED屏、专业的音响设备、各种模式的灯光控制,并有专业的市场部人员跟办,为您提供精致团餐,无忧会议。
四、东营刘集支部旧址附近美食特产推荐
龙居桑叶茶
龙居桑叶茶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的特产。龙居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具有减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
龙居,因宋太祖赵匡胤曾到此居住而得名。全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辖55个行政村,人口35600人,耕地面积7.5万亩,是典型的农业乡镇。
近年来,龙居镇桑蚕业规模逐步壮大,按照一二三产业配套联动、贸工农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思路,相继开发出桑叶茶、速冻蚕、桑葚酒等一系列桑蚕产品,提高了桑蚕产业的综合效益,拉长了产业链条,使桑蚕产业成为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桑叶茶一般选用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为原料,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
工艺中除去桑叶中有机酸的苦味、涩味较为关键;口味甘醇、清香溢人等特性也重要。桑叶茶用开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鲜醇爽口,尤其对中老年人及不宜饮茶的人提供了一种新型饮品,使其在饮茶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健效果,常饮此茶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黄河口虾皮
黄河口虾皮是山东省东营市的特产。黄河口虾皮既是美味,又是滋补壮阳之妙品,可用于各种菜肴及汤类的增鲜提味,是中西菜肴中不可缺少的海鲜调味品。
黄河口虾皮是海产小毛虾经过煮熟、晒干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含碘丰富,是含钙量最高的食品之一。
东营市地处黄河下流,渤海湾西岸,黄河携带大量的有机质和淡水由此注入渤海,极宜于中国毛虾等海洋生物的衍生繁殖,毛虾资源丰富。
所产毛虾体大色白,味道鲜美,素有“天然钙库”和“天然味素”之美誉,发展毛虾精深加工产业潜力巨大。东营区海洋与渔业局大力实施“龙头带产业”工程,加大对渔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打造黄河口虾皮优势品牌。
黄河口文蛤
黄河口文蛤味道鲜美,质量上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被称为“天下第一鲜”,是河口区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黄河口文蛤为蛤中上品,个体肥大,肉质白而细嫩,肉味鲜美,口感滑嫩,出肉率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被称为“天下第一鲜”,是河口区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
黄河口文蛤色泽艳丽,轮脉清晰,被有一层红、褐、黑三色相间的壳皮,由壳顶开始有锯齿、点状的褐色带,无放射肋,规格整齐。贝壳表面光滑、坚硬、完整、无畸形,无附着物。文蛤浑身是宝,壳厚而坚实,表面花纹红、褐、黑色相间,绚丽多姿,可用于制作贝雕工艺品,还是制造水泥的上好原料,并可生产加工饲料添加剂。
黄河口文蛤对多种疾病有食疗价值。据有关医药书籍记载,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止喘、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利津水煎包
利津水煎包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的特产。利津水煎包通常分荤素两种馅料,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被评为山东地方名吃,是难得的美食佳肴。
相传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扬名于民国年间,迄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期,在滨、蒲、利、海、阳、沾各县,提起地方名吃,人们总是说:“利津水煎包、蒲台面(条)、滨县名吃锅子饼”。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利津县城和各大乡镇就有很多经营水煎包的专业户。
利津水煎包的做法并不麻烦,先发面,再剁馅,馅分荤素两种,包子所用馅不用油、盐等调料搅拌,为干馅,包子之味全来自腌制的肉馅。包包子时先放菜再放肉,在蒸煮过程中让味道溢满整个包子。包子捏成圆柱状,置于平锅中,燃猛火一炉,水煎包口朝下搁置,灌入面糊水淹至水煎包顶端,盖上锅盖,此乃为水煎是也。翻个,至水渐干,锅底始有炸响,便改文火细烤,汤汁收尽之后,揭起锅盖,以细嘴油壶绕水煎包根底注入豆油、麻油,以油煎至起焦壳止。全程制作约十五分钟,起锅,搁置于圆盘之内,便可开享美味。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利津水煎包作为一种可以谋生的技艺,其传承没有受到威胁,无论在东营的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很多以此为生的生意人。他们每天早起晚睡,靠着祖上传下的水煎包烹制技巧,维持一家的生计,送给人们美味,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利津水煎包制作技艺不断传承。
五、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