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特产白酒有哪些
佛头寺黑陶
佛头寺黑陶简介,佛头寺黑陶吃法,佛头寺黑陶用料,佛头寺黑陶做法,佛头寺黑陶营养价值等。
黄河口黑陶是黄河流域生活文化的精华,因为黑陶起源地是垦利县胜坨镇佛头寺村,所以也叫“佛头黑陶”。佛头寺村拥有黄河最下游独特的天然红淤泥,是烧制陶器的上乘原料。
佛头黑陶已有200多年历史,采用的原料是地下十多米深层黄河自然落下的红淤泥,是由当地艺人结合传统泥陶工艺开发生产,是“火”与“土”的结晶。
相传明洪武二(1369)年,山西移民李元成、李元通来到黄河入海口处定居。
他们修建茅屋,挖土筑灶,开始了刀耕火种的日子。因为无钱购买生活所需的器皿,他们就想出了用黄河淤泥自己烧制的主意。
黑陶原始的制作工艺相当简单。在地上固定一根木桩,木桩顶端有一尖顶铁柱。
铁柱托着一个锅盖大小的圆盘。为防止圆盘倾斜,取一废旧木车轮轴头固定于圆盘中央,然后套在木桩上。
制作时,一人用脚猛蹬木盘的边缘,使其飞速旋转起来。工匠将调制好的泥料垛在木盘上,随旋转的力量,用手将泥料捋制成各种形态的器皿。
脱制成形的生坯置于阴凉处风干后装窑烧制,熏蒸数日,泥坯即成瓦性,也就是人们常用的盆盆罐罐。这些自治的泥陶价格低廉,又结实耐用。
用泥罐盛放汤粥,送到田间晒上几个时辰不会变馊。因为这些特点,所以佛头寺的泥陶远销当时的滨县、蒲台(今博兴县)、海丰(今无棣县)、沾化、阳信、利津一带,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流传的歇后语:“佛头寺的黄盆——一套一套的”,可见佛头寺泥陶在黄河口一带的影响。
这项工艺历经诸代民间老艺人的精心研究、改进,产品以其造型古朴典雅、雕功精湛细腻、造型及图案大方而深受工艺品爱好者的喜爱,具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征,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有“齐鲁黑陶之花”的美誉。
刘氏布偶
刘氏布偶简介,刘氏布偶吃法,刘氏布偶用料,刘氏布偶做法,刘氏布偶营养价值等。
刘氏布偶起自清末光绪,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历经清朝、民国,技艺逐步走向成熟,生产规模也日益扩大,它曾伴随着数几代人成长而成长。
刘氏家族是刘氏布偶的制作世家,刘氏布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经过一百年多年来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在刘氏家族内部口传身教,代代相传并不断的创新,做工精美堪称一绝。
刘氏布偶现属大吉民间手工坊,由-传承人刘培宗***经营制作,该项民间艺术已处于濒危状态,现集中分布在东营市东营区东部,滨州、博兴等地也有部分学徒。刘氏布偶,俗称“布玩具”。
共有七大类系列,一千多个品种。
刘氏布偶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刘氏布偶图案由老一辈艺人一代代传下来的纹样为主,配以传统的吉祥纹样,根据不同布偶的造型绘制。多以“福、寿、大吉等字和吉祥寓意的“蝙蝠、蝴蝶、金钱、如意等做装饰。
还有以牡丹花、菊花、竹子来表现,造型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刘氏布偶色彩多为红、绿、黄、蓝、紫、黑、白、金、银对比强烈的民俗色彩为主,原料均为无污染的植物染料,色彩亮丽极具传统民族风格;在图案设计上,多取材于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适应农村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刘氏布偶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兼具视觉享受和实用价值。
作品细腻,造型兼具趣味性和浓厚的民俗风格,令人赏心悦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刘氏布偶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是文化交流的信使,是文化的凝聚,是历史的积淀,是研究黄河口传统布艺的活化石。
自创始以来,从创始人刘殿元,到第二代传承人张秀云、第三代传承人刘元惠,刘氏布偶历经百年风雨,八十年代,刘培宗遵照父亲刘元惠的言传指教,慢慢开始恢复刘氏布偶的制作,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刘氏布偶的工艺制作。他造访东营的居民百姓,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富有浓郁黄河口特色的刘氏布偶艺术品。
在保留主体原始特征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加以变形、夸张,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在他手里创造出的刘氏布偶,外型千奇百怪但是具有各自的灵魂,独特的,极具个性,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方特色手工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其作品布虎在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展出,此后又先后创作“月亮神猫”、“福牛”等作品,并屡屡获奖。布艺作品《五牛祝寿》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展中获一等奖,并被省美术馆作为珍品***收藏。
2010年,刘氏布偶入选东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刘氏布偶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以往,百年岁月已过。
现今,在现代化的社会建设中刘氏布偶依然诉说着黄河口人民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以其雅俗共赏的民俗韵味,在现代生活中不断的绽放出质朴的光华。
东营美食小吃黄河口文蛤简介,东营美食小吃黄河口文蛤特色,东营美食小吃黄河口文蛤营养价值,东营美食小吃黄河口文蛤产地等。
黄河口文蛤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的特产。黄河口文蛤产于著名的黄河三角洲,为蛤中上品,肉味清鲜,营养丰富,俗称“天下第一鲜”,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东营市河口区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2008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其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东营市是中国著名的文蛤生产基地和苗种基地,据2007年统计,东营市拥有适合文蛤生长的浅海沙质滩涂30馀万亩,苗种资源丰富,且品种纯正,年产量约1万吨,占山东省的50%,成为全国最大的文蛤生产出口基地。
黄河口文蛤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科,文蛤属,为黄河三角洲沿海海域特有水产品种,生长于受淡水影响的内湾及河口近海的特殊环境中。黄河三角洲自然环境优良,滩涂广阔,饵料生物丰富,海水无污染,出产的黄河口文蛤外型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贝壳表面光滑,被有一层黄褐色光滑似漆的壳皮,轮脉清晰,花纹艳丽,由壳顶开始有锯齿状的褐色带,无放射肋,规格整齐。
黄河口文蛤为蛤中上品,肉味清鲜,营养丰富,俗称“天下第一鲜”,深受消费者喜爱。据分析,黄河口文蛤可食部分各营养成分含量为:水分83.6%、蛋白质10.8%、脂肪2.19%;每百克肉含钙88.18毫克、磷180毫克、铁26.79毫克、锌1.6毫克;氨基酸含量(鲜物质)为10.2%,其中丙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脂肪酸含量丰富,其中棕榈酸占33.6%、油酸11.56%、亚麻酸6.22%、二十四烷酸8.94%、棕榈油酸7.27%。
黄河口文蛤对多种疾病有食疗价值。据有关医药书籍记载,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哮喘、慢性气管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中耳炎、胃痛等疾病也有很好疗效。贝壳炙后研末用於治疗烧烫伤更是独具奇效。
黄河口文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河口文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所辖行政区域内部分海域,北部282482.94亩(东南点:北纬38°07′45.18′,东经118°28′43.41′,西南点:北纬38°08′12.04′,东经118°16′40.51′,西北点:北纬38°13′52.23′,东经118°16′47.22′,东北点:北纬38°13′34.33′,东经118°28′59.08′),东部47502.28亩(东南点:北纬37°57′33.80′,东经119°01′54.35′,西南点:北纬37°57′51.93′,东经119°00′52.72′,西北点:北纬38°04′03.89′,东经118°56′59.97′,东北点:北纬38°04′29.99′,东经118°58′57.43′)。
行程概要:游玩约4小时30分钟、交通约3小时30分钟;支持接送
交通:乘车前往 蒙山天蒙景区
9点晚出发,不用像别人一样6点起床狼狈赶行程。亲子、懒人福音,酒店早餐从容吃,轻松洗漱化个妆,有精神,玩乐更尽兴。
行驶时间:约1小时30分钟
游玩景点: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
蒙山天蒙景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境内,为国家5A旅游景区,是历史文化名山,有名的山峰有上百座,古遗迹众多,还有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望海楼、玉皇宫、玻璃观景台、葫芦崖瀑布等,奇峰连绵,谷幽壑深,茂林葱郁,花异草香,更有许多神奇传说的韭菜园、朝阳洞、蜘蛛石、青蛇白蛇等众多自然景观,还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遗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德式建筑华德圣教堂等。
活动时间:约4小时30分钟
推荐阅读:聊城三日游,临沂三日游,菏泽三日游